白岩松对话詹姆斯:篮球的热爱与成长的答案
2025 年 9 月的上海,秋意渐浓,上海交通大学霍英东体育中心内却暖意沸腾。3000 余名师生的欢呼声浪中,勒布朗・詹姆斯的身影穿过人群,为新生篮球嘉年华开球。几小时后,在安静的专访间里,他接过白岩松递来的 2019 年访华照片,笑容温暖:“六年了,中国球迷的热情一点都没变。” 这场跨越六年的对话,不仅是两位传奇人物的思想碰撞,更成为詹姆斯向中国青少年传递篮球精神的重要时刻。
“凌晨 6 点的健身房永远亮着灯。” 当白岩松提及这个细节时,詹姆斯眼中闪过一丝坚毅。这不是刻意为之的自律表演,而是他 22 年职业生涯的日常。“做好准备,就不会有意外。” 他语气平淡,却道出了从阿克伦贫民窟少年到 NBA 历史得分王的核心密码。即将年满 41 岁的他,依然保持着场均 25 + 的竞技状态,这种超越年龄的活力源于他对身体的极致管理 —— 每天精准摄入 3000 卡路里营养,赛季期间严格执行 “训练 - 康复 - 分析” 闭环流程,甚至在本次中国行的航班上,也带着便携式训练器材保持核心力量。“年龄只是数字,” 他笑着说,“真正的限制永远来自内心。”
篮球于詹姆斯而言,不仅是职业,更是成长的教科书。“我进 NBA 第四年才有专属训练师,童年的教练是街头的水泥地和伙伴们。” 他饶有兴致地回忆起 21 分制街头斗牛的往事:“面对三四个防守者围堵,你必须学会绕背运球、对抗上篮,那种创造力是练不出来的。” 这番话在上海交大的活动中得到生动诠释 —— 当看到学生球员犹豫传球时,他主动上前示范,用夸张的肢体语言鼓励年轻人 “别怕犯错”。这种教育理念贯穿他的中国行:在成都水井坊体育公园,他冒雨指导国青队员,对每个大胆尝试的动作都竖起大拇指;在高新体育中心,他与女篮名将李梦组队互动,用一记双手暴扣告诉孩子们 “篮球本该充满快乐”。
“篮球是全世界最美妙的运动,因为它能带你去任何地方。” 詹姆斯的眼神望向远方。从俄亥俄州的街头球场到上海的万人体育馆,篮球确实成了他的 “世界护照”。这次中国行,他深切感受到这种联结的力量:上海外滩球迷彻夜等候的身影,成都雨中三千人齐唱生日歌的温暖,甚至足球运动员韦世豪穿着他的球衣前来追星的跨界热情,都让他动容。“当我看到中国孩子为篮球尖叫时,就想起小时候的自己。” 他说,“篮球不只是投篮和得分,更是团队合作的课堂,是失败后重新站起的勇气。”
面对中国无数热爱篮球的孩子,詹姆斯的寄语真诚而恳切:“你们不一定要成为职业球员,但如果热爱,就全身心投入。” 他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:在贫民窟的篮球场,他学会了尊重对手,懂得了团队信任,更找到了超越环境的力量。“我小时候从没幻想过总冠军戒指,只是享受每一次运球、每一次投篮的快乐。” 他特别强调,篮球教会他的坚持与专注,比任何荣誉都珍贵。当白岩松问他是否会成为教练时,他连说三个 “不”,笑着解释:“我更想做篮球的传播者,让孩子们知道运动能带来怎样的成长。”

专访结束时,窗外的余晖透过玻璃洒在詹姆斯的球鞋上,那双陪伴他走过无数赛场的战靴,此刻安静而有力量。从凌晨 6 点的训练馆到万人欢呼的球场,从街头斗牛的少年到篮球传奇,詹姆斯用 22 年职业生涯证明:热爱与坚持能跨越年龄、国界与困境。正如白岩松所说:“他不仅教会孩子们如何打球,更教会他们如何用热爱书写人生。” 这场对话落幕了,但篮球传递的勇气与快乐,正沿着那些被激励的少年们的指尖,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生长。
发表评论